工具到位,效率翻倍----新笔记本电脑的使用心得
这个月,我入手了一台新的笔记本电脑。
两年前,我买了一台台式机,搭配群晖NAS,让我的工作和家庭场景下都能做到无缝衔接。然而,我手头还有一台十几年前买的苹果 MacBook Pro,虽然看看网页、运行脚本都还勉强可以,但要运行大型的有限元软件,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这台老电脑早已被我束之高阁。
让我动了买新笔记本的念头,主要是出于实际需求。有时候我没回家,但又不想去办公室,宿舍里没有一台趁手的电脑,确实有点不方便。我把这个想法跟老婆提了提,虽然当时自己还有些犹豫,毕竟这种使用场景不算多。
没想到她非常支持,认为工具这种东西,完全可以投资。而且她还鼓励我:"有了新的电脑,参加比赛时就能多一些准备时间。" 后来证明,她的想法完全正确!这段时间我用新电脑准备比赛、做研究,表现出的性能甚至比我两年前配置的带独立显卡的台式机还要出色。
动了买笔记本的念头后,我简单做了一番调研,重点考虑了几家主要品牌:
联想 ThinkPad
ThinkPad 向来是很多对性能和质量有执念的人的首选。然而,相同配置下,联想的价格偏高。如果不是旗舰系列,外观设计也不太符合我的口味。惠普 HP
惠普的性价比优势非常明显。经过对比,我发现同配置的笔记本,惠普的价格要便宜不少,而且外观设计也颇为讨喜。戴尔 Dell
戴尔的产品和营销活动似乎少了很多,可能与中美脱钩有一定关系。担心戴尔未来完全退出中国市场,导致后期维护成问题,我也就没有过多考虑。
最终,我选中了 惠普战99系列,一款搭载 AMD 处理器和独立显卡的笔记本(R7 Pro-8845HS, 32G 内存, 1T 硬盘, RTX2000Ada 显卡),售价 1.2 万元。幸运的是,通过国家补贴,实际到手价为 1 万元。 之后,我又花了 2000 元,扩展了 4T 的固态硬盘,进一步满足了我的存储需求。
新电脑到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的直观感受是:它的表现非常出色,甚至可以与我的台式机媲美,甚至更胜一筹!
这台笔记本不仅在性能上完全满足我的需求,还在我的日常使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准备比赛到日常研究,它大大提升了我的效率,再次让我坚信一个道理: 一定要尽自己能力,用上最好的工具!
有时候,舍得为好工具投资,带来的不仅仅是性能的提升,更是时间和精力的释放。对于我而言,这台新的笔记本电脑,不仅填补了我宿舍工作的空白,更让我在比赛和研究中游刃有余。
好的工具,让效率翻倍,也让人更加专注于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