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计划"与隐私
在斯诺登揭露了美国政府打着反恐旗号偷偷进行的,英文代号"PRISM",中文译为"棱镜计划"的大规模网络数据收集与监控计划后,美帝人民怒了。后来美国政府解释说,这个计划是针对外国公民的,这下世界人民都怒了。
隐私这个概念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太高级了----相对于其它权利,保护隐私权所带来的好处和侵害隐私权可能导致的伤害都太小了。
那什么是隐私权?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
隐私权,指个人人格上的利益不受不法僭用或侵害,个人与大众无合法关联的私事,亦不得妄予发布公开,而其私人活动,不得以可能做成一般人的精神痛苦或感觉羞辱之方式非法侵入的权利。
根据媒体的报道,NSA的这个数据收集计划,只是收集上网者年龄、种族、收入之类信息,即使监控通话,也只是收集了通话时间、所拨打电话这一类,并无通话内容,根据以上的定义,好像也没有达到严重侵害隐私的地步?按照很多人的观点,我没有什么不法行为,且这些数据被收集也不会让我感到尴尬,因此无需在意。
其实,这存在一种误解,就是把隐私的定义局限于违法或者让人羞耻的信息。这篇文章就指出了这种对隐私常见的错误。
政府收集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虽然不会导致像隐私被不法之徒获得被抢劫、杀害之类的严重后果,但还是会有一些危害。首先,政府可能采取一些措施让个人产生无力感和无助感,影响人们做关于他们生活的重大决定。对于一些强势的政府,还会起到"寒蝉效应"。所谓的寒蝉效应,就是民众因为被监控,担心受到打击报复而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现象。这也许就是所说的对民主的伤害吧。其次,美国政府的监控和数据挖掘是一个封闭的项目,如果有错误也无法更改。其收集的虽然是一些和个人利益关系不太大的东西,但是通过数据挖掘,可能发现一些你不愿意公开的信息。
对隐私权的侵害,如果美帝人民只是走光,那我们中国网民估计可以用裸奔来形容了。不管怎样,这种行为,已经偏离了反恐的初衷,让人感觉很不安全。在网络让国界变得模糊的今天,谴责美国政府这种侵害隐私的行为也就不是无关紧要了。
Comments